首页

女王踩踏sm系列

时间:2025-05-28 21:10:37 作者:从单打独斗到共享充电 车企破局充电焦虑的战略转向 浏览量:84826

  记者 吴博峰

  新能源车充电焦虑,曾是影响广大新能源车车主使用体验的一大痛点。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市场推广初期,由于私人停车位较少、老旧小区电网限制等原因,不少新能源车车主对公共充电桩十分依赖。而随着新能源车市场推广日渐普及,新能源充电需求正悄然发生变化。

  5月25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促进联盟)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9.2万台,同比增长34.1%,连续多月保持同比较快增长。

  充电桩供需仍存缺口

  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车已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月至4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430万辆,同比增长46.2%。截至目前,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突破3500万辆。面对数以千万辆计的新能源车规模,新能源车车主对便捷补能的需求日益旺盛,这无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促进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9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83.4万台、交流充电桩215.7万台。从2024年5月至今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5万台。截至4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06.4万台,同比增长46.3%。其中,广东、浙江等10地建设的公共充电桩总量占比达67.7%。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此外,4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61.4亿度,较3月增加2.7亿度,同比增长55.6%,环比增长4.6%。

  促进联盟方面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桩车增量比为1∶2.9,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记者注意到,2024年同期桩车增量比为1∶2.5,这一关系到新能源车车主充电体验的核心数据不升反降。这意味着,尽管公共充电桩数量在以较快速度增长,但其增速仍无法满足新能源车保有量高速扩张下的需求,充电难的问题依然客观存在。

  互联互通缓解困局

  为破解这一难题,整车企业意识到,单纯依赖自建充电设施已不再是唯一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多家车企开始关注如何通过合作共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

  此前,蔚来汽车多次公开表示,电动车品牌应同步建设充电设施,并尽可能向公众开放。蔚来方面表示,其充电站超八成的充电量来自非蔚来品牌车主。此外,岚图、特斯拉、极氪等车企也已开放自家充电设施供其他品牌车型使用。其中,极氪汽车宣布,其能源系统已接入第三方公共充电枪超过55万个,覆盖全国96%以上的城市,高速公共充电枪数量近16万个,高速充电枪覆盖率超过85%。

  1月17日,极狐汽车宣布与蔚来能源达成充电互联互通合作,极狐平台将接入蔚来能源的9000根超充桩和5400根目的地充电桩,极狐APP充电地图将支持全国范围内查询充电桩实时动态和扫码启停功能。

  对于车企在充电环节的战略调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车企自建互通充电站不仅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增强其购买新能源车的信心,更营造了良好的使用环境。

  网络布局尚有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满足日益旺盛的充电需求,202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要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扩大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强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有效增加农村地区充电设施,逐步构建日益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受此因素影响,多地纷纷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5月3日,湖北省发布的《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充提质和出入口快充全覆盖,今年新建改造充电桩10万个以上。此外,深圳市规划在今年建设超充站300座,“超充/加油”数量比达1∶1;到2030年,超充站将增至千座,完成超充骨干网建设。

  陈士华表示,三线及以下地区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增量市场。近两年,有关部门释放了多个支持推动新能源车打开下沉消费市场的信号,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涉及购车环节,还须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下乡。相比国内一、二线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三线及以下地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区域还要积极布局,为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根据纽约联储发布的《家庭债务和信贷季度报告》,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在今年第三季度增加了1470亿美元,较前一季度上升0.8%,达到创纪录的17.94万亿美元。

外国专家:芬兰总统访华意义重大 中芬合作前景广阔

途中,拉斯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包括途中遇到持枪抢劫、签证遇到问题等等。挑战进行到第200天的时候,他在尼日利亚医生的建议下,减少了每天的跑步里程。

“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开行

中国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石,中非合作论坛是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最重要平台和机制。论坛成立24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非坚持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定捍卫彼此正当权益,以互利共赢合作造福亿万中非百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非发展面临共同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必将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继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大福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非伙伴关系是全球南南合作的主要支柱,中非共同努力将为非洲大陆创造发展新动能。

文化中国行丨这场博物馆之间的“颜值”PK,你pick哪一家?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致辞中说,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峰会并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我们在阿斯塔纳举办人文交流活动。托卡耶夫总统为活动发来贺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哈人民世代友好的珍贵情谊。慎海雄表示,作为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哈两国人文交流,曾多次报道中哈两位音乐家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在阿拉木图相识相知,结下跨越国界的兄弟情谊的故事。相信此次启播中哈合拍纪录片《共同的梦想》并展开多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和心灵交流,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观察)10月主要指标明显回升 折射中国经济三大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持续攀升,进入增长“快车道”。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GDP比重在18%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还将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两位数增长,发展潜力加快释放。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达1.35万亿元。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